98挂靠网 招聘信息 简历库 企业库 资质代办 放心中介 建筑资讯 建筑考试
当前位置: 证书估价 > 建筑问答 > 钢结构研发加工中心有哪些设备像大型国企的研发中心的

钢结构研发加工中心有哪些设备像大型国企的研发中心的

2021-02-23 19:14:38
1个回答
匿名用户 2021-02-28 11:25:39

一、铁塔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青岛胶州市钢结构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南有萧山,北有胶州”全国闻名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产品主要分为塔桅和建筑钢结构两大类,塔桅产品涉及通讯塔、微波塔、电力塔等多个品种,建筑钢结构主要分为轻型钢结构和重型钢结构,目前共有钢结构企业588家,年生产能力270多万吨,主营业务收入260多亿元,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规模优势明显。胶州市钢结构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83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企业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98家,占全省获证数量的55%,占全国获证数量20%,产量占全国铁塔市场份额的21%.其中,东方铁塔公司200米以上广播电视塔产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武晓集团公司生产的钢管塔、角钢塔占据国内近20%的市场;晓天能源科技公司、强力钢结构公司生产的移动通讯塔,在山东、湖北市场的占有率达50%以上;中电装备钢结构公司是全国2家能够生产国家电网公司500kv输电线路铁塔的指定生产企业之一。二是技术实力领先。胶州市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工业基础,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和熟练焊工、铆工等技术工人,现有从业人员6万……

阅读全文

一、铁塔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青岛胶州市钢结构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南有萧山,北有胶州”全国闻名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产品主要分为塔桅和建筑钢结构两大类,塔桅产品涉及通讯塔、微波塔、电力塔等多个品种,建筑钢结构主要分为轻型钢结构和重型钢结构,目前共有钢结构企业588家,年生产能力270多万吨,主营业务收入260多亿元,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规模优势明显。胶州市钢结构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83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企业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98家,占全省获证数量的55%,占全国获证数量20%,产量占全国铁塔市场份额的21%.其中,东方铁塔公司200米以上广播电视塔产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武晓集团公司生产的钢管塔、角钢塔占据国内近20%的市场;晓天能源科技公司、强力钢结构公司生产的移动通讯塔,在山东、湖北市场的占有率达50%以上;中电装备钢结构公司是全国2家能够生产国家电网公司500kv输电线路铁塔的指定生产企业之一。二是技术实力领先。胶州市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工业基础,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和熟练焊工、铆工等技术工人,现有从业人员6万多人。钢结构行业不仅具有同行业最先进的大型数控折弯机、角钢加工自动生产线、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等加工设备,而且具有自主研发能力,青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家,其中省级技术中心1家;青岛市级以上品牌11个,其中山东省名牌商标7个。东方铁塔公司、武晓集团公司参与制定了《塔桅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程》、《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风电机组筒形塔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东方铁塔公司生产的环向焊缝圆锥管开创国内行业先河,自立中波发射塔绝缘底座在全国第一家获得国家专利。武晓集团生产的1000kv输电线路塔为亚洲最高等级,研发的风力发电塔法兰生产线项目填补国内空白。三是发展前景广阔。铁塔行业的长期发展,促使行业分工不断细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企业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83家规模以上钢结构企业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目前,胶州正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际物流港两大引擎,抢抓4F级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超前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综合枢纽,全力打造物流之城。随着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正式获批,“一港两站三高四铁”的交通优势日益明显,济钢、莱钢、青钢等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在胶州设立办事处,金胶州钢材市场年交易量达200多万吨,全市3A级以上物流企业7家,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链初露端倪,必将促进钢结构行业稳步发展。二、铁塔钢结构行业实现地方税收情况虽然胶州钢结构企业近600家,但真正具备生产能力的规模企业只有83家。从地方税收完成情况看,83家企业2014年年纳地方税额达10万元的只有53家,其中达百万元的仅有12家,达千万元的只有东方铁塔。2014年该行业合计实现地方税收32710万元,仅占胶州地税收入的8.1%.受总体经济大环境影响,2015年钢结构行业出现整体下滑现象,工业产值及税收贡献度同比下滑10%左右。虽说铁塔钢结构行业在胶州号称“龙头老大”,但对地方税收贡献度不大,税负率明显偏低。这其中既有行业本身的发展问题,也有税收管理滞后的薄弱环节,需从两方面入手,方能达到促进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培植和壮大地方财源的双赢效果。三、目前铁塔钢结构行业存在的主要涉税问题(一)执行政策时有违规操作,人为降低总体税负。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国税发〔2002〕117号文件的规定,在不同时具备施工安装资质和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的情况下,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签订合同进行施工,或超资质范围施工,擅自将销售收入和安装收入分别缴纳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另外,少数具备行业资质的钢结构制造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人为降低钢构件的价款,使之等于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上述两种行为均造成部分税收流失,人为降低企业总体税负。(二)不计收入或推迟结转收入,达到偷税目的。由于资质等级、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钢结构企业为赶工期,会将部分业务委托给中小企业完成,按吨数支付加工费。这些中小企业将该项收入隐匿账外,不申报缴税。由于铁塔钢结构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部分企业还利用这一特点,与税务部门“打游击”,人为将应作收入的款项长期挂往来账,不确认收入。有的企业在工程安装完毕后会留一定比例的质保金,待一年后工程无质量问题后收取。此类情况,往往不能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来执行,钢结构制造企业与建设单位之间形成不付款不开发票的局面,企业不结转收入,造成税款不能及时入库。(三)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成本核算不实。尽管胶州市的铁塔钢结构行业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部分中小规模企业依然存在不重视财务管理的现象。特别是由老企业孵化裂变的部分民营企业,大多聘请兼职财务人员,只在月底、月初处理账务,原材料核算普遍存在“以领代耗”现象,导致成本虚增,侵蚀企业所得税税基;有的企业主管会计更换频繁,企业财务核算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发展。四、制约胶州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胶州市钢结构行业集群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呈现出较强的竞争活力,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集群优势不强。目前,胶州市钢结构企业达到数百家,规模以上企业83家,但分散在全市12个镇办,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规模,与全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浙江杭州萧山区相比差距甚远。(二)龙头企业较少。目前,胶州市设计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只有东方铁塔、武晓集团、杭萧钢构、德固特、鲁能豪迈和中石油七公司等6家企业,年产10万吨以上的只有东方铁塔和武晓集团2家,仅有3家上市企业,大多数企业属中小企业,且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缺少核心技术。而萧山区有14家钢结构企业年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上,其中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5万吨以上。(三)自身内耗严重。由于胶州市钢结构企业产品雷同严重,导致在对外投标竞标过程中互相压价,特别是中小型钢结构企业,技术、资金力量相对薄弱,有的甚至不具备生产资质,在竞标上处于劣势,只能通过低价格争抢客户,造成市场价格混乱,逐渐将全市整个钢结构产品价格拖入低谷,进而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目前,有近30%的中小企业微利或亏损。(四)品牌意识淡薄。目前,胶州市钢结构企业虽然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品牌11个,但名牌产品仅1个,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者重视程度不高,对品牌效应认识不足。尽管胶州市钢结构行业多种主导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知名度很高,但由于企业对创建品牌热情不大,导致名牌数量与行业知名度不相符,最终影响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五、强化铁塔钢结构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路以及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建议(一)强化铁塔钢结构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路。1.加强行业纳税辅导,降低企业纳税成本。不同行业的企业财务人员对行业税收政策、财会知识掌握不准、理解不透,容易导致税收违规现象,增加纳税成本和风险。铁塔钢结构行业同样存在此类现象。因此,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钢结构企业税收政策和财务知识培训,辅导督促企业健全财务核算,提高税法遵从度,减少纳税成本。去年以来,胶州市地税局采取召开财务人员座谈会、发放需求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行业专项工作调研,充分摸清企业实际需求,把税收宣传、纳税服务、征管辅导、稽查建议等环节有机结合,在铁塔钢结构制造、建安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中,创建了“分行业纳税辅导”工作机制。分行业辅导按照“政策辅导-企业自查-税收检查-行业规范”的目标,采取业务科室和管理单位“两级辅导”方式,将纳税辅导落实到行业内的每一户纳税人,建立起以政策辅导、税企互动为特点的分行业税收政策辅导新模式。目前有138家铁塔钢结构企业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入库税款896万元。开展行业纳税辅导,在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征管质效的同时,促进了征纳互动,切实帮助纳税人全面了解行业税收政策,掌握各项涉税事宜的办理流程,减少了纳税人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税收违规现象。2.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行业税收动态监控。要强化日常管理,对企业的预收账款,除将合同签订时30%预收款作为定金外,后期只要货物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已预收的货款必须作应税收入进行核算,从而保证应缴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开展行业纳税评估,提高该行业税收贡献率,胶州市地税局通过对部分铁塔钢结构企业解剖式检查、外围取证和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铁塔钢结构行业的经营特性及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税收管理实际,以成本核算为主线,通过对原材料投入、加工成本、镀锌费用、安装费用、下脚料五个环节的控制、测算,设立预警指标,建立起相对成熟的铁塔钢结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有效监控成本核算。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以行业生产工艺流程、指标参数为基准,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监控,提高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促进了铁塔钢结构行业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3.正确运用税收政策,积极推进二三产业分离。严格执行国税发〔2002〕117号文件的规定,结合铁塔钢结构企业的发展现状,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铁塔钢结构企业,自愿进行主辅业分离。一方面,为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展财务核算,依法纳税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健全财务核算,完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地方产业和税收结构调整,实现现有税源的有效组合。(二)促进铁塔钢结构行业发展壮大的建议胶州市钢结构产业虽然基础好、底子厚,又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但优越的条件,不一定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创优、做大做强,提升规模实力,打造特色产业新优势,才能创造企业经营业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壮大财源。1.专业化运作,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加快钢结构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钢结构产业集群扩张和产业链的延伸,创建全省或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品牌。一是完善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钢结构产业布局,在钢结构企业比较集聚的镇办探索建设专业的钢结构产业园,实现规模发展、集群发展。积极探索与国内大型钢结构集团合作建设钢构产业园的新途径,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钢构企业进入园区落户。二是健全服务体系。从产、供、销、技术研发、技术培训、信用担保等各方面健全钢结构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大企业、集群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钢结构行业协会,指导规范钢结构行业协会运作,使之成为行业内部间加强配套协作、行业自律和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进一步运作好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促进银企合作共赢,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2.多元化培育,打造产业集聚新格局。要做大做强钢结构产业,既要抓龙头,又要抓配套。要着力引进大型、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钢结构龙头企业,膨胀骨干企业,提升钢结构产业发展优势;主攻专、精、特、新,打造自己的特色,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加强对钢结构产品核心部位的研发,形成在行业内技术领先地位,通过一批在国内知名的企业来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围绕产业链条延伸,突出“定向”招商,根据钢结构产业的特点、产品涉及的领域、产业的产品链条、企业的关联度,引进一批相关的项目和企业,协作配套,形成龙头带龙身、龙身撑龙头,互促互依的紧密协作型产业集群,真正把胶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钢结构生产基地。3.市场化推动,打造产业服务新优势。目前,金胶州钢材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年交易量达200万吨;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年内可实现30万标箱吞吐量。应以此为契机,依托济钢、莱钢、青钢等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充分发挥胶州承东启西、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以及易于接受半岛、中西部地区物资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多重辐射的独特区位优势,建设胶州钢材大市场,配套建设钢材初加工中心、行情信息中心、交易洽谈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建设钢结构产品网络销售市场,打造网络销售平台,为钢结构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条件。4.高端化突破,打造产业升级新动力。虽然胶州的钢结构行业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但真正的科技研发人员却相对较少,研发能力相对滞后。应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来建立钢结构产品研发中心;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校牵线搭桥,实现产学研结合,引导和支持钢结构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组织市内技术培训机构采取委托培训、联合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制定人才引进鼓励政策,通过聘请、借智等措施,为企业引进钢结构研发高端人才;采取引进培养与自主研发两手抓战略,做好钢结构人才技术储备,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北京挂靠价格
挂靠价格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