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答案挨个看下来,对俞挺老师的说法印象最深刻:「绝望的是无能之人,不是建筑师这个职业。」这个看似很正能量的答案,反而让我觉得更绝望了。世界上能力出众的人是极少数,特别差的也是极少数,剩下的都是普通人:有点理想,但也接受现实;工作踏实,偶尔也偷点小懒;愿意付出,也期望得到相符的回报。顶尖的那些人,当然做什么都不会差,如果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业,更会如虎添翼。但大多数普通人,也能平凡地活下去。而今天的建筑师呢,对行业不满意才是主流声音,偶尔被ELcorquis答案中那样的故事唤醒一下初心,抚慰一下灵魂,热泪盈眶之后,还要面对惨淡的生活。鸡汤和鸡血都不够劲了,要靠「嗑药」才能支撑下去,这职业还不够令人绝望吗?其实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绝望之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会凸显出某些「特别绝望」的职业,而这几年刚好轮到了建筑师而已。在绝望1.0阶段,大家抱怨建筑师作为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干活累而收入低;到了绝望2.0阶段,大家发现,整个行业的含金量都灌水了,高不成,低不就。这就是杀人还要诛心了。当然你可以说,这预示着行业洗牌的来临,或者呼唤建筑教育的改革,是建筑业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成熟的曙光。……
阅读全文前面的答案挨个看下来,对俞挺老师的说法印象最深刻:「绝望的是无能之人,不是建筑师这个职业。」这个看似很正能量的答案,反而让我觉得更绝望了。世界上能力出众的人是极少数,特别差的也是极少数,剩下的都是普通人:有点理想,但也接受现实;工作踏实,偶尔也偷点小懒;愿意付出,也期望得到相符的回报。顶尖的那些人,当然做什么都不会差,如果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业,更会如虎添翼。但大多数普通人,也能平凡地活下去。而今天的建筑师呢,对行业不满意才是主流声音,偶尔被ELcorquis答案中那样的故事唤醒一下初心,抚慰一下灵魂,热泪盈眶之后,还要面对惨淡的生活。鸡汤和鸡血都不够劲了,要靠「嗑药」才能支撑下去,这职业还不够令人绝望吗?其实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绝望之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会凸显出某些「特别绝望」的职业,而这几年刚好轮到了建筑师而已。在绝望1.0阶段,大家抱怨建筑师作为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干活累而收入低;到了绝望2.0阶段,大家发现,整个行业的含金量都灌水了,高不成,低不就。这就是杀人还要诛心了。当然你可以说,这预示着行业洗牌的来临,或者呼唤建筑教育的改革,是建筑业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成熟的曙光。不过话说回来,你问我绝望不绝望,我是绝望的。我就明确地给你告诉这一点。========================有时会写公众号:我都毛羽立了(maomaomaoyuli)有时会发微博:我都毛羽立了
正能量大概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为其着迷吧。会让你对很多方面更加敏感,光线、阴影、触觉、嗅觉、颜色、时间……发现另一个世界大概就是它给你的恩惠。然后……我已经连续赶了6天的图了,现在还没吃晚饭,所以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学建筑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通宵之后,看到晨光熹微,也是一种美吧。过了最黑暗的时候也就没什么了。——2015年2月3日清晨
对于这一行,其实有两个小人,一个叫职业乐趣,一个叫低得要死的工资。他们俩天天打架。如果长年做的工作就是当画图匠/酱,又或者做的项目尽是又不赚钱又了无生气的商业项目,很快第一个小人就会被打死。接着你每天盯着第二个小人,就他妈的会绝望。他还总是说:老子以前阔过的。于是你很想掐死他,替第一个小人报仇。不知道解释清楚没有?.................................................................没必要扯什么情怀或者梦想。建筑师是一份工作,是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工作之一。相比于其他工作,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以及看不见的健康成本,而如果收入回报不足以支撑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相对体面的生活,甚至继续厚着脸皮大啃父母的老本,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师就是一份让人绝望的工作。建筑师总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企图用作品介入平凡人的生活,高谈人本主义,眦目寻找平凡中的苦难与矛盾,言必“拯救”、“改变”与“关怀”。唯独在面对自己与同行的生活时,将自己摆在最高远的“乐趣”与“成就感”里。对比之下则暴露了前者惺惺作态的实质,呈现出莫名……
阅读全文对于这一行,其实有两个小人,一个叫职业乐趣,一个叫低得要死的工资。他们俩天天打架。如果长年做的工作就是当画图匠/酱,又或者做的项目尽是又不赚钱又了无生气的商业项目,很快第一个小人就会被打死。接着你每天盯着第二个小人,就他妈的会绝望。他还总是说:老子以前阔过的。于是你很想掐死他,替第一个小人报仇。不知道解释清楚没有?.................................................................没必要扯什么情怀或者梦想。建筑师是一份工作,是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工作之一。相比于其他工作,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以及看不见的健康成本,而如果收入回报不足以支撑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相对体面的生活,甚至继续厚着脸皮大啃父母的老本,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师就是一份让人绝望的工作。建筑师总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企图用作品介入平凡人的生活,高谈人本主义,眦目寻找平凡中的苦难与矛盾,言必“拯救”、“改变”与“关怀”。唯独在面对自己与同行的生活时,将自己摆在最高远的“乐趣”与“成就感”里。对比之下则暴露了前者惺惺作态的实质,呈现出莫名的荒诞效果。
当然不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年前的一个午夜,建筑系馆灯火通明,那是《新建筑》住宅设计竞赛的截稿前夜,专教里弥漫着紧张的赶图气氛。忽然,角落里传来了一片欢声笑语,是四位一年级学生——小卫、小何、小罗、小多(姑且这么叫他们)。他们终于完成了合作作品,互相庆贺着。当时,已经是凌晨2点。“太好了,居然没用整晚搭这个模型。”“可以提前回宿舍了,明天早上,哦,不,是今天上午8点见!”正说着,走到系馆门口,他们都傻眼了。原来门外早已银装素裹,积雪已达半个膝盖。虽然停车场近在眼前,但是车和路都积了厚厚的雪,似乎开车回寝室已经变得不太现实。因为建筑系没有专门的学生宿舍,学生们大多住在校区周边的居民区里,离系馆很远。“公交没有了,走回去也得1个小时,还是在系馆里过夜吧!”小卫提议到。虽然有些无奈,但大家早就对这样的情况习以为常。于是,大伙儿再度回到系馆一楼楼梯底下的沙发角,发现早有四、五位同学睡在那儿,“好吧,看来我们还是回到专教去,在桌上趴一会儿了。”由于经费的原因,建筑系一直没有为学生修建学生宿舍。学校并不愿意为一个小系专门投入资金兴建一栋公寓,开发商也不愿投资这种不盈利项目。因此,虽然建筑系的……
阅读全文当然不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年前的一个午夜,建筑系馆灯火通明,那是《新建筑》住宅设计竞赛的截稿前夜,专教里弥漫着紧张的赶图气氛。忽然,角落里传来了一片欢声笑语,是四位一年级学生——小卫、小何、小罗、小多(姑且这么叫他们)。他们终于完成了合作作品,互相庆贺着。当时,已经是凌晨2点。“太好了,居然没用整晚搭这个模型。”“可以提前回宿舍了,明天早上,哦,不,是今天上午8点见!”正说着,走到系馆门口,他们都傻眼了。原来门外早已银装素裹,积雪已达半个膝盖。虽然停车场近在眼前,但是车和路都积了厚厚的雪,似乎开车回寝室已经变得不太现实。因为建筑系没有专门的学生宿舍,学生们大多住在校区周边的居民区里,离系馆很远。“公交没有了,走回去也得1个小时,还是在系馆里过夜吧!”小卫提议到。虽然有些无奈,但大家早就对这样的情况习以为常。于是,大伙儿再度回到系馆一楼楼梯底下的沙发角,发现早有四、五位同学睡在那儿,“好吧,看来我们还是回到专教去,在桌上趴一会儿了。”由于经费的原因,建筑系一直没有为学生修建学生宿舍。学校并不愿意为一个小系专门投入资金兴建一栋公寓,开发商也不愿投资这种不盈利项目。因此,虽然建筑系的学生经常熬夜画图,确实非常需要一个便利的学生公寓,但这个学生公寓计划一拖再拖。四位年青人又回到了专教,有人趴桌上,有人趴睡袋。虽然很疲惫,但刚赶完图的兴奋劲儿还是没有过去,他们海聊了起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今天的设计能够真得变成我们系的学生公寓就好了。”“是啊,这很有可能,而且便宜、节能、可操作。”他们聊得正是刚刚寄出的竞赛项目,一种高度预制的可移动建筑模型。第二年春天,结果公布,他们的设计获得了入围奖。那一夜,他们兴奋狂欢,喝酒、吹牛、撸串,从天南聊到海北,直到每个人都烂醉如泥。青春永远有耗不完的体力,聊不完的故事。他们成了建筑系的风云人物。5年后,毕业了,他们合伙开了一家工作室。除了小卫全职打理工作室事务,小何、小罗和小多都留校任教了。就像大多数初创事务所一样,他们的工作室没有太多活,参加过许多竞赛,真正建成的只有几个小项目。他们做了无数方案。每做一个方案,他们都会给方案标记数字。1号、2号、3号......200号......在几百个方案中,只有78号,108号,127号,205号真正建成了。这是第78号住宅 2001-2002设计建成。这是第108号住宅 2001-2002设计建成。这是第127号住宅 2003-2005设计建成。这是第205号住宅 2006-2007设计建成。后来他们都结婚生娃,每天送孩子、接孩子、买菜、做饭,工作室寡淡经营。为了评职称,他们不得不忙着发paper,找项目。或许,在一个城市、一份工作、一种状态待久了,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庸常。小卫、小何、小罗、小多不经意间变成了老卫、老何、老罗、老多,18岁转眼变成38岁的中年,皱纹和白发已爬上眉梢和鬓角,谁还怀念,那些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一天, 老何兴奋得跑到办公室,“还记得我们大一时聊的吗?现在机会来了。”20年后,建筑系学生公寓的计划终于启动。学校发起了公开竞赛:建造预算(包括装修)每平米低于900欧元(约6400元人民币),这个预算已经让大多设计师望而却步了。执行力超强的四人组立刻联系擅长建筑环境设计和项目管理的D事务所,快速组建一个设计团队。他们的目标是用最快的速度制造最低成本的学生公寓。当其他设计团队还在讨论形式感和图纸表达的时候,他们已经找到了当地最大的建造商S工程公司,但现实情况比想象的更糟,他们带来的设计模型,像个雄心勃勃的学生作业,成了纸上谈兵的废品。“推倒重来?” 所有的人决心一致,这一次,他们决定一开始就要和建造商的工程师一起设计。建造商给他们介绍了所有的预制建筑技术和产品,他们到工厂,了解几乎每一个预制产品构件,把一个预制建筑单元拆了装,装了拆,只为了解到每一个可能影响设计的细节。办公室的模型间,摞满了各种模型和草图,四位设计师和合作者们,不停的比对电子模型,从阳光初照讨论到午夜。一个符合预期的原型,终于在无数个覆灭的尝试中出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方案中标了:两组平行的公寓楼、预制公寓单元、一片顶棚、一个宽敞的中庭,通过工业化的快速安装,在高密度的集合居住社区中,提供尽可能的空间灵活性和社交空间。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了项目造价,他们利用天然地形,一层可以由从坡底进入,二层由坡顶进入,省却了楼梯间、电梯间的成本,把走廊和楼梯空间减少了50%,大大提高得房率。他们设计的预制公寓单元,无需分装,所需的固定装置也很少,安装的时候,内部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装修,所以,饰面和安装成本也省了。他们还给中庭加了一个屋顶,屋顶有通风口,根据温差可以调控开合。夏天的时候,室内通过空调出的冷气流通到中庭,热空气从屋顶通气口溢出。这样中庭的温度也非常得舒适,避免了公寓房间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冬天的时候,室内通过空调出的暖气余气流通到中庭屋顶的通风口关闭,这样中庭就形成一个温室了,温度非常适宜,但也避免了公寓房间与室外冷空气的热交换。有了这样一个调节温度的中间地带,未来花在空调能耗上的成本也被节约下来。接下来就是细化公寓平面。但是他们并不打算一开始就着手布置。每平米900欧元(约6400元人民币)的造价,工程经验告诉他们,开始需要确定两件事。第一件大事,室内最好可裸装,不设吊顶;第二件大事,房间内不设竖向管道井,所有室内空间都是使用空间。在这两个条件下考虑,关于房间的布置思路就很清晰了。竖向管道井外翻室外,暴露在外,不做更多装修,便于检修。那么需要接到管井的卫生间和厨房操作台必须均贴靠外墙的管道井。整个房间需要满足的空间使用要求有:卫生间、厨房操作台、餐厅、起居空间、工作空间和卧室。所以最经济的方法是,将卫生间、西式厨房操作台、空调系统都集中在一端,就像在房间箱体中插入一个盒子。每个单元需要满足单人居住、以及双人居住的要求,他们试着想象单人居住的情况,和双人居住的情况,把所有可能的家具布置方式都想了一遍。确定5米X 10米的最紧凑房间模数。公寓模块确定,10米的进深,需要最大限度的采光,因此单元的两侧都设置了大采光窗,连门也是落地窗门。接下来,细化管线综合,管线集中在通道下细化单元住宅公寓的管井布置房间内不做二次装修,电线沿踢脚线布置厨房操作台也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洗手台、电磁炉、垃圾处理器、吸排油烟机,细致考虑所有设备的位置。1年的方案推敲和汇报紧锣密鼓,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他们把方案交给S工程公司做厂方施工图,并复核造价。然而这时,系里却忽然叫停项目。由于政府财政经费的原因,这笔预算被大大的缩减。也就是说项目面临的状况是无限拖期。当听到这个消息,四个人都沉默了。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全球,国家财政预算受到极大影响大量的萎缩。对于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到底何时停止,谁的心里都没有答案。“我觉得这个项目可能会就这样一直停下去。”“不能这么就放弃了,这不是一个委托,这是我们20年前的梦想。”“我们能做什么呢?” “既然校方不能支持这项工程了,我们去游说捐助?”四位中年人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决定要用尽全力,实现这个20年前的梦想。这一刻,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当你为一件事情用尽全力,事情终有转机”,整个建筑系的学生都表示支持,帮助他们宣传。更喜人的是,项目的工程公司S决定直接资助这个项目,并把项目作为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样板。终于,项目再次启动。2010年10月,平整土地,预埋预制基础、排水沟、设备、雨水和灰水筒。同时,7月底,工厂开工预制公寓模块,在混凝土箱体两侧安装保温材料、钢龙骨、安装防风膜。预制厨房设备系统、用酚醛板做家具、安装木框门窗、内立面为酚醛木胶板。预制卫生间模块。技术工人在安装管道预制厨房、卫生间设备系统嵌入模块背立面为干挂镀锌板饰面材料,安装木框门窗成型模块内部10月8日,将所有模块运载到基地附近平均3分钟安装固定一个公寓模块,实际搭建时间仅为9天。庭院种植本地的植物,下埋蓄水筒,所有灌溉用水来自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结合卫生间的节水设施,总共可减少40%的用水量。在外墙外侧的检修道安装铁丝网,未来植物会攀爬上去,形成植物墙,在夏天的时候形成隔热层。几乎所有的部件都是可拆除,重新利用。唯一遗憾的是,由于预算的原因,中庭的屋顶没有实现。他们为它预留了安装位置,期待未来能筹措到资金再实现。2011年项目完工。工程总建筑面积3101平方米,总造价2784739欧元(不到2000万人民币)。同学们入住了。亲手在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平时可以在公共客厅里集会讨论一侧走道成了公共洗衣间庭院乒乓球台一应俱全偶尔还可以在院子里晒太阳公寓的入口还有门禁,保障安全这是双人间这是单人间今年夏天,院子里的植被已长得郁郁葱葱二层的入口铁丝网上已经爬满了植物,为房间遮荫避暑尽端的公共洗衣机间外也已爬满了植物。从二楼的走道向院子眺望,满眼生机盎然一楼的院子沐浴在阳光中老卫、老何、老罗、老多,站在走廊上,和煦的暖阳照进庭院里,看到学生们在楼下嬉闹,耳边响起自行车的刹车声,一位同学把车停靠在扶手上。“嘿,这不就是我们20年前的故事板么?” “老男孩”们微笑不语。老卫、老何、老罗、老多就是H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David Lorente, Josep Ricart, Xavier Ros, Roger Tudó,这就是瓦勒斯高等技术学校57套学生公寓的故事。今年,他们的作品被发表在《ELcroquis建筑素描》的第181期。其中最新一栋建筑的标号是第1101号。摄于初创时摄于2015年建筑师是令人绝望的职业吗?从来都不是文/jiani 图片来自ELcroquis 181附一位中国留学生读者在这个学校的感受:在这里住了半年,看着一条条单线的施工图都有发自心底的亲切!每天早上,若是不挂窗帘,阳光就会从大玻璃窗直接晒到脸上,而旁晚的时候阳光又好暖,让室内的混凝土墙与地面变得柔和细腻。我总会把衬衫直接晾在窗外的铁丝网上,一天就干,随风摇曳,离得老远望过来就分辨得出自己住在哪个窗口。室内的卫生间都是模块化的一整件塞进来,洗手池坐便器和地面顶棚全都连在一起,但是这里丝毫没有模块化的冰冷,整个屋子里院子里都充满生活气息。屋内屋外都是极简主义风格,当然,遇上我们几个中国人,再极简也是完蛋的节奏。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学生,或者巴斯克地区、巴伦西亚地区的学生,大家生活氛围相当友好,会在中庭的院子里打乒乓球,每家都能在带有落地窗的门口望见对面的房间里面,大家如果不是晚上拉窗帘,就会把对方看的清清楚楚,还会隔着院子分别在自己房间里相互挥手。巴伦西亚的女孩子在这里第一次教会了我做西班牙海鲜饭paella,我们来自各国的学生还会凑在别人的房间里一起用听不懂的加泰罗尼亚语玩狼人杀,大家会相互推荐本国的旅行攻略,绘制成分析图,内容都是海边、山顶、大郊外的建筑大师们的作品。这栋刚进来觉得不起眼的二层小房子,住上一阵子,每一个小拐角、小细节都十分熟悉,在我们这些嘴黑眼刁的建筑师心中,这栋房子原来恰到好处地有着这么多设计的讲究。细部之美015丨ETSAV学生公寓施工图剖面大样(横屏观看)
让人绝望的不是建筑设计,是行业的恶习。*无底线加班,一线城市建筑设计院每晚10点下班是常态,包括周六日,不包括时不时需要通宵,随时待机状态;*设计院之间低价竞争,在设计费已经十几年没涨过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这两年的市场行情;*被拖欠设计费,农民工都比设计院先收到钱,因为建筑师不会闹事;*作品得不到尊重,90%以上的建筑盖出来都不是建筑师设计的样子;*建筑师得不到尊重,常常9月30号甲方通知10月8号交图,假期被临时取消,我想说我工作五年一次年假都没有休过,就酱。乐趣和正能量就是,在上述情况下,依然有一部分人,深深热爱着建筑设计,继续在这条路上磨练专业技能,我很钦佩。